北京晚报百队杯篮球赛迎来了第十个年头。这项在北京青少年篮球圈影响广泛的公益赛事,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少年的拼搏与梦想。而从第二届起就与百队杯结缘的翠微小学篮球社团主管、翠微小学聂博闻主任已连续多年带队参赛,见证了百队杯一步步的发展。在他眼中,百队杯不仅是一项赛事,更是一个承载希望的平台。
聂博闻(后排左一)“2017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加百队杯。赛事办完第一届后,社会反响很大,引起了我们注意。” 聂博闻回忆道,翠微小学当时已是北京市小学生篮球界的强队,多次摘得市级赛事冠军,“我们当时就想着,要冲击北京市所有比赛的冠军,而百队杯作为新赛事,我们还没参加过。”
原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赛事,但体验却大大超出聂博闻的预期。“那年我们幸运地拿下了西部赛区冠军,总决赛是在奥体中心打的。当我们站在场地的那一刻,不仅是孩子,连我们教练都非常激动。”聂博闻说,作为一项公益性质的赛事,“百队杯竟然提供这样高规格的舞台、全程直播和媒体宣传,在此之前,从没有民间篮球赛事能够放在这么高的舞台上去比拼,这样的经历,对青少年篮球的推广意义非凡。”
从那年起,翠微小学便成了百队杯的“老朋友”。谈到每年都持续参与的原因,聂博闻坦言,是因为被百队杯的初心打动。“那会儿,青少年篮球赛事并不多,像百队杯这种由民间发起,还坚持公益的比赛很罕见。”他说,百队杯不收取费用,目的纯粹,就是为了推广篮球。赛事组委会想“为北京青少年篮球做点事”的态度也深深打动了他,翠微小学曾两度成为百队杯篮球赛的举办地,“我们有能力,就希望能回馈组委会,回馈青少年篮球,为这项事业做点事。”
在多年参赛经历中,聂博闻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。“我们上一年刚拿了冠军,结果第二年1分之差惜败。孩子们都很难过。”但他认为,失败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。“我常对学生说,篮球不是教你如何赢,而是教你如何有尊严地输。篮球可能不会陪你一辈子,但它带给你的东西,会一直伴随你。”
近年来青少年篮球迅猛发展,各类赛事层出不穷,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。但在聂博闻看来,百队杯仍保持着独有的温度与使命感。“它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真心实意地想为青少年做点事。主办方的初心、赛事的品质、比赛中的尊重和团队精神,这些都让它与众不同。”他说,“对我们这些学校来说,能一直参赛、能让孩子持续受益,就是最好的回馈,也希望这项赛事能一直保持高质量。”
在翠微小学,学校有专门针对篮球的校本课程,并且在一年级设立学生兴趣班(200人以上),之后逐步选拔至U8、U10、U12专项梯队。聂博闻说,据不完全统计,学校曾三次包揽市级比赛的“大满贯”,很多学生也凭借篮球继续考入心仪大学。“这群通过篮球考学的孩子不是可能参加过百队杯,是一定参加过百队杯。”在这个过程中,百队杯也成为检验孩子们训练成果的重要舞台。

聂博闻还从手机里翻出一张2017年学校在百队杯领奖台上的合影照,照片上的学生如今多数已升入大学,继续与篮球为伴。“我还记得他们当时打的位置,谁现在在哪个学校。”他笑着说。
十年不是从第一天开始的,但一旦认定,便一路同行。对聂博闻和他的学生们来说,“只要百队杯还在,我们就会一直参加。”他说,“希望它能成为北京青少年篮球的一张名片。如果百队杯需要我们,只要有能力,一定竭尽全力。”
来源:京报体育
